2009年9月30日 星期三

淡水龍山寺_彩繪_05


問禮老子





孔子一直嚮往周朝的禮樂典章制度,
很想到京都洛陽去走一趟,
一個偶然的機會,讓他達成了願望。
學生之中有個名叫南宮敬叔的,奉命陪他去洛陽考察,
而且魯昭公還送了他們一部旅行用的雙套馬車和一名僮僕。

雖然這個時候的洛陽已經大不如前了,
可是由貫通四方的馬路,以環繞市街的高大城牆,
仍然可以看出過去繁華的規模,師生二人都非常的興奮。

他們去拜訪管理國家圖書的老子,
交換了很多關於禮制的問題。
辭別的時候老子說,富貴的人為人餞行,
常常贈送禮物,而仁者則贈送葴言。
我沒有富貴,倒是願意仿效仁者,
送您幾句話:「一個能深思明察的人,常常遇困厄,
是因為他喜歡議論別人的緣故;
學問淵博的人,常常遇到不測,
是因為他好揭發別人的罪惡。
所以為人行事,做子女的應該心存父母,
做人臣的應該心存君上,不能只顧本身,存有一己的私念。」

孔子雖然很佩服老子,但是他想了又想,
覺得老子的人生哲學似乎太消極了一點,
而他自己處世態度是積極的,存心為世人做事,
不願意遁世而獨善其身。

不過,對於老子的學問倒是讚嘆有加,
孔子回答學生的詢問時說,
老子的學問有如龍一般莫測高深!

攝影 / 文字初稿--聖約翰科技大學 服務同學

2009年9月24日 星期四

2009年蘆洲李宅志工來訪


8月16日一早由鄭勝吉老師帶領蘆洲李宅志工來訪,由淡水龍山寺管理洪志誠先生導覽.

2009年9月8日 星期二

淡水龍山寺_彩繪04



玉泉山

湖北省當陽境內有一座山,名叫玉泉山。
東漢建安末年,山上住著一個老和尚,法名普淨,
普淨原來是沂水關鎮國寺方丈,
後因雲遊天下,來到此處,風這地方山明水秀,
就於山中結草為庵,每天坐禪參道,
身邊只有一個小和尚,外出化一些齋飯,供養師父。

那天夜裡,明月高照,清風涼爽,三更天後,
普淨還在庵中默坐。
忽然聽見有人大喊:「還 我頭來!」
普淨抬頭一看,只見空中一人,
騎一匹赤兔馬,提一口青龍刀,
左邊一位白臉皮的將軍,右邊一位長絡腮鬍子的大漢,
緊緊跟隨,一起按落雲頭,在玉泉山頂馳騁大叫。

普淨認得那是關羽,於是拿了塵尾大叫:「雲長你在哪裡?」
無頭關羽,聽見普淨叫他的名字,
靈魂猛地驚醒,立即下馬,乘風來到庵前,
拱手問道:「老禪師是什麼人?願求法號。」

普淨答道:「老僧法名普淨,
以前與將軍在沂水關鎮國寺中見過面,難道將軍忘了?」
原來關羽千里走單騎,沂水關守將卞喜欲害他,
幸虧普淨相救,才逃脫性命。

關羽連忙施禮,小聲答道:
「承蒙相救,銘感不忘,關某今天遇禍而亡,
請示師父慈悲開示,指點迷途。」
普淨點頭說:「昔是今非,一切休論。
後果前因,彼此不爽,今天將軍被呂蒙所殺,
大喊『還我頭來』,然而將軍生前,
誅顏良,殺文丑,過五關,斬六將,
那些人的頭,又叫誰去還呢?」

關羽聽了普淨的話,恍然大悟,心悅誠服,
於是皈依普淨,從此之後,常常在玉泉山顯聖護民,
當地老百姓感激他的恩情,集資在玉泉山頂,
修了一座顯祠來紀念他。

後來,顯聖祠搬到了山腳下,

一位文人,為祠堂題了一副對聯:
赤面秉丹心,騎赤兔追風,馳驅時無忘赤帝;
青燈觀青史,仗青龍偃月,隱微處不愧青天。
攝影 / 文字整理--聖約翰科技大學 服務同學

淡水龍山寺_彩繪_03


鳥巢禪師渡白居易

唐朝時,有一位道林禪師,他是個老修行人,
萬緣放下,不住寺廟,卻住在一棵松樹上,
他在樹上搭個小篷,像鳥窩一樣,

因此大家都稱他為鳥巢禪師。

大詩人白居易當時擔任杭州太守(如同現在的市長),
有一天,白居易慕名拜訪鳥巢禪師,看到他住在樹上,
就說:「您這樣不是太危險了嗎?」
鳥巢禪師回答說:

「我在樹上一點都不危險,倒是您的處境非常危險。」
白居易覺得很奇怪,

問他:「我是當朝官員,怎麼會有危險?」
鳥巢禪師說:「薪火相交,識浪不停,得非險乎?」
意思是說,世人爭名奪利,勾心鬥角,
不停的起心動念,作惡造業,後果非常悲慘。
白居易聽了若有所悟,便又問道︰「佛法大義為何?」
鳥巢禪師答道︰

「諸惡莫作,眾善奉行,自淨其意,是諸佛教。」
白居易本以為禪師有什麼高深的道理開示,
竟然只聽到這麼簡單的回答,
有些失望說︰

「諸惡莫作,眾善奉行。這句話連三歲小孩都懂得。」
鳥巢禪師道︰「三歲兒童雖懂得,八十老翁行不得。」
白居易聽了之後,想想很有道理。

鳥巢禪師這一句話,道盡了人世間的真相。
芸芸眾生,汲汲營營,勞碌一生,

由於不能隨時覺照自心,
以致時起貪瞋癡,常犯殺盜淫,
終究難逃畜牲、惡鬼、地獄三惡道的果報。
做到非常重要,關係我們的前途,
我們的來生是果報,今生是花報。
換言之,不但關係來生,也關係現前,
現前可以趨吉避凶。